少年包青天第一部

少年包青天第一部

作者: 上帝的双手

悬疑惊悚连载

悬疑惊悚《少年包青天第一部》是大神“上帝的双手”的代表包拯楚楚是书中的主精彩章节概述:第一江雨暮春的长被江雾缠得密不透不是北方那种干冷的是带着水汽的、能渗进骨头缝里的湿雾 —— 沾在乌篷船的竹篾凝成细小的水顺着船檐往下“嗒、嗒” 落在江连个涟漪都砸不就被更浓的雾裹住包拯坐在船头的青石板手里那本翻得卷边的《洗冤录封皮都被江雾洇得发他没看只是盯着眼前的雾 —— 雾太浓浓到把远处的帆影化成一团模糊的连太阳都成了雾里的一颗昏...

2025-10-22 19:57:44
第一章 渡江雨暮春的长江,被江雾缠得密不透风。

不是北方那种干冷的雾,是带着水汽的、能渗进骨头缝里的湿雾 —— 沾在乌篷船的竹篾上,凝成细小的水珠,顺着船檐往下滴,“嗒、嗒” 落在江心,连个涟漪都砸不深,就被更浓的雾裹住了。

包拯坐在船头的青石板上,手里那本翻得卷边的《洗冤录》,封皮都被江雾洇得发潮。

他没看字,只是盯着眼前的雾 —— 雾太浓了,浓到把远处的帆影化成一团模糊的灰,连太阳都成了雾里的一颗昏黄的珠子,照不暖江面,倒把自己的光散得七零八落。

“包兄,这雾再不散,咱们怕是真要在北岸的芦苇荡里过夜了。”

公孙策摇着那把墨竹折扇走过来,扇面上的竹纹本是浓墨重彩,此刻被雾一衬,倒淡得像蒙了层纱。

他把折扇合在手里,敲了敲船帮,“春闱还有半月就开考,咱们若误了时辰,可不是闹着玩的 —— 你倒好,还有心思看雾。”

包拯抬了抬眼,目光落在公孙策扇柄上的玉坠 —— 那是块和田白玉,雕着只小狐狸,是公孙策去年在汴梁买的,据说能避邪。

“雾里藏东西。”

他声音不高,却透着股笃定,“你看那雾,近的地方能看清船板的木纹,远一点就糊了,可再远些,又有团黑影在动 —— 不是船,也不是水鸟,倒像个人。”

公孙策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只看到一片白茫茫,刚要笑他 “雾里看花”,船尾突然传来王老爹的急喊:“哎呀!

我的烟壶!”

王老爹是这乌篷船的船家,五十来岁,下巴上留着撮山羊胡,平时最爱摩挲那只青铜烟壶 —— 壶是他祖传的,壶底刻着 “王记” 两个小字,壶身雕着艘小渔船,据说是他太爷爷年轻时的手艺。

此刻他正扒着船尾的栏杆,急得首跺脚,眼睛盯着个蹲在船角的少年。

那少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灰布短打,裤脚卷到膝盖,露出两截细瘦的小腿,沾着点江泥。

他头埋得低,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半只眼睛,怀里鼓鼓囊囊的,正往怀里塞什么东西 —— 不是别的,正是王老爹的青铜烟壶。

“你这小乞儿!

敢偷我的烟壶!”

王老爹伸手就要抓他,那少年却像只泥鳅似的,一矮身就躲开了,还往包拯这边退了两步,像是要找掩护。

“别动手。”

展昭的声音突然从船中间传来。

他靠在桅杆上,手里握着那把黑檀木佩刀,刀鞘上的蓝宝石在雾里闪着冷光。

他没起身,只是用眼神扫了那少年一眼:“他怀里除了烟壶,还有块半旧的帕子,绣着‘楚’字 —— 不是乞儿,倒像个逃家的姑娘。”

那少年(楚楚)的身子明显僵了一下,抬头时,眼睛里闪过丝慌乱,却很快被倔强盖过去:“谁是姑娘?

你少胡说!

我就是个乞儿,这烟壶是我捡的,不是偷的!”

她声音脆生生的,却刻意压得沙哑,像是怕人听出女声,手还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 —— 那里藏着半块碎银,是她从家里逃出来时带的最后一点盘缠,早就快花光了,若不拿这烟壶换点钱,连去扬州的船票都买不起。

包拯站起身,慢慢走到她面前。

他比楚楚高大半个头,影子落在楚楚身上,却没半点压迫感。

他没看楚楚的怀,反而盯着她的手:“你刚才蹲在船角时,左手一首护着怀里,右手却在抠船板的缝 —— 若真是捡的,何必这么紧张?”

他又指了指王老爹的烟壶:“那壶底有‘王记’的刻痕,王老爹抽烟时,总爱用拇指蹭那刻痕,你怀里的壶,刻痕上还沾着点烟油,若不是刚从他身上拿的,哪来这么新鲜的烟油?”

楚楚的脸 “唰” 地红了,不是羞的,是气的 —— 她自小在江湖上混,偷东西从没这么快被人识破过,这书生看着温温和和的,眼睛却像能看透人心似的。

她梗着脖子还想辩,怀里的烟壶却没拿稳,“当啷” 一声掉在船板上。

就在这时,一阵香风突然飘过来 —— 不是江边常见的鱼腥气,是龙涎香,混着点若有若无的甜香,像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却又突然近了。

“这香……” 公孙策皱起眉,把鼻子凑到风里闻了闻,“是西域的龙涎香,掺了曼陀罗花粉,我去年在汴梁的药铺见过,这种香闻久了,会让人头晕。”

众人都转头往江心里看 —— 雾好像淡了点,能看到一艘画舫从雾里慢慢飘出来。

那画舫比普通的乌篷船大两倍,舫身是深红色的,雕着缠枝莲,花瓣的纹路里还嵌着点金粉,在昏黄的光里闪着微弱的光。

窗棂糊着雪白的绢纸,看不到里面的人影,却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 —— 没有橹声,没有船夫,就像艘空船,顺着水流漂过来。

“这船…… 怎么没个人?”

王老爹的声音发颤,往后退了两步,“莫不是…… 水鬼的船?”

展昭握紧了佩刀,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盯着画舫的门:“不像空船,你们看,舫门是虚掩的。”

话音刚落,画舫的门 “吱呀” 一声开了,不是被风吹的,倒像有人在里面轻轻推了一下。

一卷画轴从门里滚出来,顺着舫身的木板滑到江里,又被水流带着,漂到乌篷船的边上来。

包拯弯腰,用两根手指捏住画轴的一端,把它提起来。

画轴是绢面的,摸上去却不像普通的绢 —— 有点凉,有点软,像人的皮肤,还带着点若有若无的温度。

他轻轻展开,里面画着个仕女:梳着飞天髻,穿着石榴红的襦裙,身姿窈窕,裙摆上还绣着缠枝莲,和画舫上的雕纹一模一样。

可奇怪的是,仕女的脸上竟是空白的,没有眼耳口鼻,只在脖颈处留了道淡红色的线,像道刚愈合的血痕。

“这画…… 怎么没脸?”

楚楚忘了争辩,凑过来看,眼神里满是好奇,又有点怕。

公孙策伸手想摸画轴,刚碰到绢面,画轴突然 “呼” 地一下燃起火来。

那火不是普通的橙红色,是淡绿色的,烧得极快,像被什么东西引着了似的,转眼就把画轴烧成了一堆灰。

众人都没来得及反应,灰堆里却慢慢显出几个字来 —— 是暗红色的,像用血写的,笔画有点歪,却透着股戾气:“魂归来兮”。

“血!

是血字!”

王老爹吓得腿都软了,瘫坐在船板上,嘴里念叨着 “水鬼索命”。

展昭蹲下身,用指尖沾了点灰,放在鼻尖闻了闻:“不是血,是朱砂混了磷粉,磷粉里掺了曼陀罗花粉 —— 刚才的龙涎香,就是从这画轴上飘来的。”

他把灰递给公孙策,“你看,磷粉的颗粒很细,是特意磨过的,能控制燃烧的速度,让血字刚好在灰堆里显出来。”

公孙策用指甲捻了点灰,放在光下看:“没错,这种磷粉我在西域见过,叫‘鬼火磷’,烧起来是淡绿色的,常被用来做迷魂香。

曼陀罗花粉能让人产生幻觉,若这画轴是冲着咱们来的,那人肯定知道我们会看画,想让我们中迷魂计。”

包拯没说话,只是盯着灰堆里的 “魂归来兮” 西个字。

那笔迹是小篆,笔画的起笔很重,收笔却很轻,像写的时候手在抖,又像故意藏着什么 —— 他突然想起十年前京里的 “无字碑” 案。

那年他才十五岁,跟着师父在汴梁游学,听说城郊的乱葬岗上立了块无字碑,碑上偶尔会显出暗红色的字,没人知道是谁立的,也没人知道字是什么意思。

后来案子不了了之,碑也被人拆了,可他还记得,碑上的残字,就是这个笔法 —— 起笔重,收笔轻,像带着股说不出的恨。

“这笔迹……” 包拯的声音有点沉,“十年前京里有个‘无字碑’案,碑上的字就是这个笔法,当时案子没破,现在看来,和这画轴的事,恐怕有关系。”

楚楚看着包拯的侧脸,心里突然有点发怵。

她刚才还觉得这书生好欺负,想戏耍他一下,可现在才发现,这人不仅能看透她的小动作,还知道这么多陈年旧案,心思细得像针。

她悄悄往后退了退,心里暗忖:这人可戏,也可惧 —— 以后还是离他远点好,可…… 又有点想知道,他还能看出什么。

画舫还在江心里飘着,雾又浓了起来,慢慢把画舫裹住,只剩个模糊的影子。

龙涎香的味道渐渐淡了,可那股甜腻的曼陀罗味,却还留在空气里,像个提醒:这不是普通的意外,是有人故意设的局。

“包兄,现在怎么办?”

公孙策收起折扇,脸色也严肃起来,“这画轴来路不明,背后肯定有人搞鬼,咱们要不要去追那画舫?”

包拯摇了摇头,把灰堆拢到一起,用船板盖住:“雾太大,追不上了。

而且那人既然敢送画轴来,肯定早有准备,追过去也是陷阱。”

他看向楚楚,“你刚才说,要去扬州?”

楚楚愣了一下,才想起自己刚才争辩时,不小心说漏了嘴。

她点了点头,没敢撒谎:“是,我要去扬州找个人。”

“找‘烟雨斋’的人?”

包拯突然问。

楚楚的眼睛猛地睁大了 ——“烟雨斋” 是她这次去扬州的目的,她从没跟人说过,这书生怎么知道?

包拯没解释,只是看着江心的雾:“那画轴上的缠枝莲,和扬州烟雨斋的标志一样,你去那里,是为了找画?

还是找人?”

楚楚咬着唇,没说话。

她不能说,她去烟雨斋,是为了找她爹 —— 她爹是十八年前宫里失踪的画工,有人说他在烟雨斋,她只能去碰碰运气。

展昭看出她不想说,便打圆场:“雾快散了,王老爹,先把船靠岸吧,咱们在岸边找个客栈住下,明天再做打算。”

王老爹赶紧点头,撑起橹,乌篷船慢慢向岸边划去。

船板上的灰堆被风吹了点,露出个 “魂” 字的边角,在雾里显得格外扎眼。

楚楚坐在船角,看着包拯的背影,心里满是疑惑。

她不知道这书生为什么知道烟雨斋,也不知道这画轴和她爹的事有没有关系,可她知道,从今天起,她的扬州之行,恐怕不会那么简单了 —— 有包拯在,她的小动作肯定瞒不住,可或许,有他在,她还能找到爹的下落。

江雾慢慢散了点,太阳的光透出来,照在江面上,泛着细碎的光。

乌篷船的橹声又响起来,“吱呀、吱呀”,混着远处的鸟鸣,可没人说话,只有那股曼陀罗的甜香,还在提醒着他们,这场渡江雨,只是个开始。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香软桃花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