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换上了一身舒适的棉麻长裙,没有去图书馆,而是揣着一个小小的布包,去了老城区的旧书市场。
这是她多年来的习惯,在旧书堆里淘淘宝,总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市场里人头攒动,摊位一个挨着一个,摆满了泛黄的旧书、杂志和一些小古董。
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尘土混合的味道,嘈杂中却透着一股别样的安宁。
乔雀慢慢地在摊位间穿梭,目光在一本本旧书上扫过。
她的脚步很轻,像怕惊扰了沉睡在书页里的时光。
走到一个拐角处的摊位前,她停下了脚步。
摊位上摆着不少线装古籍,虽然大多是常见的版本,但品相都还不错。
她蹲下身,拿起一本《宋词选》,指尖拂过粗糙的封面,心里泛起一丝熟悉的暖意。
与此同时,胡璃也在这个旧书市场里。
她昨天在家憋了一整天,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心里烦躁得很。
早上起来,她想起乔雀说喜欢古籍,便鬼使神差地来了这里,想找找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诗集,可以拿来给乔雀看看。
她的目的性很强,首奔那些摆着诗集的摊位。
手里拿着一个皱巴巴的笔记本,遇到喜欢的句子,就停下来抄几句。
她的头发依旧有些凌乱,穿着一件宽松的印花T恤,穿梭在人群中,像一只灵活的小松鼠。
走到那个拐角处的摊位时,她正低头看着一本《唐诗三百首》,嘴里还小声念叨着里面的诗句。
乔雀正专注地看着手里的《宋词选》,忽然听到身边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念着她很喜欢的一句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得真好啊。”
乔雀的心猛地一跳,下意识地抬起头。
胡璃也正好抬起头,西目相对。
两人都愣了一下。
胡璃显然没料到会在这里遇到乔雀,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发现了什么宝藏。
她立刻放下手里的书,快步走到乔雀身边,语气里带着一丝惊喜:“乔雀?
你怎么也在这里?”
乔雀看着她,心里那点微妙的情绪又冒了出来。
她合上书,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周末没事,来逛逛。
你呢?”
“我也是来淘书的!”
胡璃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我想找几本有意思的诗集,说不定能找到你喜欢的。”
她说者无心,乔雀却听者有意。
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泛起一圈温柔的涟漪。
她没有点破,只是指了指自己手里的书:“我刚看到这本《宋词选》,版本还不错。”
胡璃凑过去看了一眼,立刻点头:“是啊是啊!
我也很喜欢宋词,特别是李清照的,写得又细腻又有劲儿。”
两人蹲在摊位前,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从李清照聊到苏轼,从婉约派聊到豪放派,聊得不亦乐乎。
周围的嘈杂仿佛都与她们无关,她们的世界里,只剩下旧书、诗句,还有彼此清润或爽朗的声音。
乔雀发现,和胡璃聊天很轻松。
她平时话不多,但在胡璃面前,却总能很自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而胡璃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却对诗歌有着敏锐的感知力,总能说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不知不觉间,半个多小时过去了。
乔雀看了看天色,轻声说:“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胡璃脸上露出一丝不舍,但还是点了点头:“好。
今天能在这里遇到你,真开心!”
她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张折叠起来的纸,递了过去:“对了,这个给你。
我昨天修改了一下上次那首《咏雀》,你看看这次怎么样?”
乔雀接过纸,展开来看。
纸上的字迹依旧有些潦草,但比上次工整了许多。
诗句也修改了几处,比原来更精炼,也更有画面感了。
她认真地读着,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温柔:“写得很好,比上次更有味道了。”
得到夸奖,胡璃笑得像个得到糖的孩子,眼角的细纹都挤在了一起:“太好了!
那我以后有新写的诗,还拿来给你看!”
“好啊。”
乔雀点点头,把诗稿小心地折好,放进了自己的布包里。
两人站起身,一起走出了旧书市场。
走到路口,该分手了。
“那我往这边走了。”
胡璃指了指右边的街道。
“嗯,路上小心。”
乔雀说。
胡璃挥了挥手,转身跑了几步,又忽然停下来,回头对乔雀喊:“乔雀!
下次有机会,我们一起去看画展吧?”
乔雀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啊。”
胡璃得到肯定的答复,开心地挥了挥手,转身跑远了,深棕偏红的卷发在阳光下跳动着,像一团小小的火焰。
乔雀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街角,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她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布包,里面装着那本旧《宋词选》,还有胡璃的诗稿。
她轻轻摸了摸布包,嘴角的笑容温柔而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