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有没有真的假的

网格有没有真的假的

作者: 热热高温

悬疑惊悚连载

《网格有没有真的假的》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热热高温”的创作能可以将张磊林晓等人描绘的如此鲜以下是《网格有没有真的假的》内容介绍:第 1 雨夜的异常死亡六月的江城像被泡在蒸笼连傍晚的风都裹着黏腻的热直到夜里十一场暴雨突然砸下噼里啪啦的雨声才算冲散了些许闷林晓撑着伞站在 “幸福里小区” 3 栋楼裤脚已经被溅湿大作为社区网格她负责这片老小区的 237 户居其中独居老人占了近三暴雨天巡查独居老人是惯例 —— 怕他们忘关窗更怕突发意外没人发“王奶奶?在家吗?” 她抬手敲 302 ...

2025-10-26 03:57:13

第 1 章 暴雨夜的异常死亡六月的江城像被泡在蒸笼里,连傍晚的风都裹着黏腻的热气。

直到夜里十点,一场暴雨突然砸下来,噼里啪啦的雨声才算冲散了些许闷热。

林晓撑着伞站在 “幸福里小区” 3 栋楼下,裤脚已经被溅湿大半。作为社区网格员,

她负责这片老小区的 237 户居民,其中独居老人占了近三成。

暴雨天巡查独居老人是惯例 —— 怕他们忘关窗户,更怕突发意外没人发现。“王奶奶?

在家吗?” 她抬手敲 302 的门,指节碰到冰凉的防盗门时,心里莫名咯噔一下。

王奶奶叫王秀兰,82 岁,儿女都在外地,平时最规律,每晚八点准会坐在阳台看新闻,

灯亮到十点半。可今天,302 的客厅没亮灯,

连门口常放的那盆绿萝都被暴雨淋得蔫蔫的。林晓又敲了三下,

雨声里隐约传来屋内微弱的 “咚” 声。她心一紧,

摸出社区留存的应急钥匙 —— 这是征得老人同意,专门应对突发情况的。

钥匙插进锁孔转了两圈,门 “咔嗒” 开了。一股淡淡的消毒水味混着潮湿空气涌出来,

林晓按亮玄关灯,喊了声 “王奶奶”,没人应。客厅地板上积了一小滩水,

是从没关严的窗户飘进来的。而王奶奶就倒在沙发边,身体蜷着,

右手还攥着个没喝完的玻璃瓶装 “安神营养液”,瓶身滚落在地,褐色液体洒了一地。

“王奶奶!” 林晓冲过去蹲下身,手指探向老人的颈动脉 —— 冰凉,没有跳动。

她慌得手都抖了,赶紧摸手机打 120,又拨通了王奶奶儿子的电话。四十分钟后,

120 医护人员确认王奶奶已经去世,初步判断是 “突发心梗”。

王奶奶的儿子李建国赶过来时,一身酒气,看到母亲的遗体先是愣了几秒,接着蹲在地上哭,

嘴里反复念叨:“都怪我,上周就该回来陪她的……”邻居们也围过来,七嘴八舌地劝。

有人说前几天还看到王奶奶去超市买鸡蛋,精神头挺好;有人叹独居老人太可怜,

走了都没人知道。林晓站在人群外,看着地上那瓶 “安神营养液”,心里总觉得不对劲。

她记得王奶奶有糖尿病,平时连含糖的水果都很少吃,怎么会喝这种一看就甜腻的营养液?

而且瓶身上的 “仁心健康管理公司” 标签,她好像在哪户居民家见过,

也是个老人买的 “保健品”。“李哥,” 林晓走过去,声音有点轻,

“王奶奶最近有没有说过身体不舒服?或者…… 买过什么药、保健品之类的?

”李建国抹了把脸,不耐烦地挥挥手:“老人嘛,总爱买些没用的。

前阵子跟我说买了什么‘能治糖尿病’的营养液,我还骂了她一顿,让她别乱花钱。

谁知道……” 他又哽咽起来,“肯定是心梗,我妈有冠心病史,老毛病了。”说着,

他就开始招呼亲戚收拾遗物,说要尽快把人火化,赶在 “头七” 前送回老家下葬。

林晓看着他把那瓶 “安神营养液” 扔进垃圾桶,又看着他翻出王奶奶的手机,

随手塞进口袋,心里的疑团像被暴雨泡过的棉絮,越来越沉。她总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第 2 章 没人在意的 “小事”第二天一早,暴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小区里,

空气里满是泥土味。林晓却没心思感受这份清爽,一到社区办公室就坐在电脑前,

翻找 “仁心健康管理公司” 的信息。“晓姐,发什么呆呢?

” 同事小张端着豆浆走过来,“昨天 3 栋的王奶奶…… 唉,太突然了。

李建国那边说今天就去办火化手续,让咱们社区开个证明。”林晓抬头,接过证明表格,

手指捏着笔却没动:“小张,你还记得吗?去年咱们社区搞反诈宣传,

是不是有老人说过‘仁心公司’的保健品?”小张想了想,点头:“好像有,

是 6 栋的张爷爷吧?说人家免费送鸡蛋,还上门体检,结果他买了三千多的‘降压药’,

后来被儿子发现是三无产品,找去公司退钱,还被人家赶出来了。

”林晓的心猛地一沉:“那公司还在?”“在啊,就在市中心的写字楼里,听说规模还不小,

经常在咱们周边小区搞活动。” 小张喝了口豆浆,不在意地说,“这种公司多了去了,

专骗老人钱,咱们也管不了,只能多提醒。”林晓没再说话,拿着证明表格去找主任签字。

主任听完她的疑虑,皱了皱眉:“小林,你的心思细是好事,但王奶奶已经确诊心梗了,

家属都没意见,咱们别多事。万一人家觉得咱们咒老人,闹起来不好看。”“可是主任,

王奶奶有糖尿病,却喝含糖的营养液,而且那公司之前有诈骗投诉……”“那又怎么样?

” 主任打断她,“老人自己愿意买,家属都不管,咱们一个网格员,能管到人家家里去?

赶紧把证明开了,别耽误人家办事。”林晓捏着表格走出主任办公室,心里堵得慌。

她知道主任说得没错,网格员的工作边界就在这 —— 管社区琐事,

却管不了居民的 “家事”,更管不了 “死人的事”。可她忘不了王奶奶平时的样子。

老人总坐在小区长椅上晒太阳,看到她就喊 “小林姑娘”,

塞给她自己种的小番茄;忘不了昨天夜里,老人倒在地上,

手里攥着那瓶可疑的营养液;更忘不了李建国随手扔掉证据的样子。

她决定再去 3 栋看看。王奶奶家的门没关严,里面传来收拾东西的动静。林晓敲了敲门,

李建国的媳妇开门,脸色不太好:“小林啊,还有事吗?证明不是已经开了吗?

”“我想…… 再看看王奶奶的遗物,” 林晓尽量让语气平和,

“比如她的药盒、病历本之类的,万一后续需要用到……”“不用了不用了,

” 李建国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抱着个纸箱,“病历本我收好了,药都过期了,扔了。

你要是没事就先走吧,我们忙着收拾,下午还要去殡仪馆。”他说话的时候,手机响了,

屏幕亮起来,林晓瞥见来电显示是 “李顾问”。她心里一动,问:“李哥,

这是王奶奶的手机吧?‘李顾问’是谁啊?”李建国愣了一下,赶紧按掉电话,

把手机揣进兜里:“不知道,可能是卖保健品的骚扰电话吧。我妈手机里这种电话多了去了。

”说完,他就推着林晓往外走:“小林,谢谢你啊,后续有需要我再找你。

”门 “砰” 地一声关上,林晓站在门外,耳边还响着手机屏幕亮起时,

她瞥见的聊天记录片段 ——“王阿姨,明天记得带身份证和银行卡,

咱们去办‘保障协议’,以后你看病都不用花钱……”保障协议?身份证?银行卡?

林晓掏出手机,拨通了辖区派出所的电话。她觉得,就算没人在意这些 “小事”,

她也得问清楚。第 3 章 不被待见的 “业余线索”派出所的接待室里,

风扇嗡嗡地转着,吹不散空气里的闷热。林晓坐在椅子上,

公司” 的诈骗投诉、手机里的 “李顾问” 和 “保障协议”、李建国急于火化的态度。

民警听完,拿出笔记本记了几笔,然后抬头看着她,语气有些敷衍:“林同志,你说的这些,

都只是你的猜测。首先,120 已经确诊王奶奶是心梗死亡;其次,家属没有异议,

也不愿意做尸检;最后,你说的‘保障协议’‘李顾问’,没有任何实质证据。

我们总不能因为你的猜测,就去调查一家公司,还拦着人家家属办后事吧?

”“可万一王奶奶的死和那公司有关呢?” 林晓急了,

“那个‘李顾问’一直在跟王奶奶联系,还让她带银行卡,说不定是诈骗,

甚至……”“甚至什么?” 民警打断她,“甚至是他杀?林同志,办案要讲证据,

不能靠想象。你是网格员,做好社区工作就行,这种刑侦的事,不是你该管的。

”林晓还想再说,手机响了,是社区主任打来的,催她赶紧回去处理居民纠纷。她挂了电话,

看着民警合上笔记本,知道再说下去也没用。走出派出所,阳光刺眼,林晓觉得鼻子有点酸。

她不是想多管闲事,只是觉得王奶奶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走了。

可她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网格员,没证据,没人信,连说话的分量都没有。“算了,

别想了。” 她拍了拍自己的脸,准备回社区,却在门口碰到了一个穿着警服的男人。

男人大概四十多岁,身材挺拔,脸上带着疲惫,手里拿着个文件袋,眉头皱得很紧。

他经过林晓身边时,脚步顿了一下,看了她一眼,没说话,径直走进了派出所。“张警官,

您怎么来了?” 值班民警看到男人,立刻站起来,语气恭敬。“昨天那起独居老人死亡案,

材料我看看。” 男人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语气。林晓心里一动,停住脚步,

站在门口听着。“就是幸福里小区的王秀兰,心梗死亡,家属已经确认了,准备火化。

” 值班民警把材料递过去,“没什么问题,就是社区的网格员过来反映了点情况,

都是些没根据的猜测。”男人翻开材料,

目光落在 “初步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那行字上,

手指在纸面上顿了顿:“家属没要求尸检?”“没有,说老人有冠心病史,不想折腾。

”男人沉默了几秒,又翻到王奶奶的身份信息页,突然抬头问:“这个老人,

有没有购买过‘仁心健康管理公司’的产品?”值班民警愣了:“张警官,您怎么知道?

”“去年有个案子,跟这家公司有关,也是骗老人买保健品,后来老人自杀了,

家属说是被公司逼的,但没证据,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男人的声音沉了下来,

“那个案子,我办错了。”林晓站在门口,心脏猛地跳起来。她推开门,看着男人:“警官,

您是说…… 王奶奶的死,可能和那家公司有关?”男人抬头看向她,目光锐利,

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你就是那个网格员?把你知道的,再跟我说一遍。”他叫张磊,

是市刑侦支队的老刑警。林晓后来才知道,他因为去年办错了那起保健品诈骗案,

一直耿耿于怀,只要看到类似的线索,就会格外留意。这一次,终于有人愿意听她说话了。

第 4 章 一丝微弱的希望张磊的办公室很小,堆满了文件和卷宗,

墙上贴着几张案件分析图。林晓坐在椅子上,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细节都讲了一遍,

包括王奶奶的生活习惯、李建国的态度、手机里的聊天记录片段,

甚至连那瓶 “安神营养液” 的包装细节都没放过。张磊坐在对面,手里拿着笔,

一边听一边记,偶尔打断她问几个问题:“王奶奶买营养液花了多少钱?

”“‘李顾问’有没有上门过?”“你说的快递,大概是什么时候收到的?

”林晓有些答不上来,比如具体金额、上门时间,她都没问过。张磊也没怪她,

只是说:“这些细节很重要,以后再发现类似情况,尽量多问几句。”“张警官,

那现在能调查吗?” 林晓问,眼里带着期待。张磊放下笔,揉了揉眉心:“现在很难。

第一,没有尸检报告,无法确定王奶奶的死因是否真的只是心梗,有没有其他因素;第二,

关键证据都被家属处理了,那瓶营养液扔了,手机在李建国手里,我们没有理由去要;第三,

‘仁心公司’那边,没有实质证据,不能随便调查,容易打草惊蛇。

”林晓的眼神暗了下去:“那…… 就只能看着王奶奶白死了?”“也不是。

” 张磊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陈曦,你现在有空吗?

去幸福里小区 3 栋 302,看看能不能找到点东西,比如…… 残留的营养液痕迹,

或者其他异常物品。”挂了电话,他对林晓说:“陈曦是实习法医,虽然经验不多,但细心。

让她去现场看看,说不定能发现点我们忽略的东西。另外,你能不能再去跟李建国谈谈,

争取让他同意做尸检?如果能确定死因有问题,我们就能正式立案。

”林晓立刻点头:“我去!我现在就去找他!”她冲出办公室,打车去了李建国家。

李建国正在收拾最后一批东西,看到她来,脸色更差了:“小林,你怎么又来了?我说了,

后事我们自己处理,不用你管!”“李哥,我不是来管闲事的。” 林晓深吸一口气,

尽量让自己冷静,“我是想跟你说,王奶奶的死可能有问题,说不定和她买的保健品有关。

如果能做个尸检,查清楚死因,万一真的是公司的问题,还能帮王奶奶讨个说法,

也能让其他老人不再受骗。”李建国愣了一下,随即冷笑:“讨说法?我妈就是心梗,

做什么尸检?折腾她的尸体有意思吗?你是不是想讹钱?我告诉你,别想打这种主意!

”“我不是想讹钱!” 林晓急了,“我只是想查清楚真相!王奶奶那么疼你,

你就不想知道她到底是怎么死的吗?”“我妈怎么死的,我比你清楚!

” 李建国提高了音量,“你要是再胡搅蛮缠,我就去社区投诉你!”说着,

他就把林晓往外推,这次力气很大,林晓踉跄着差点摔倒。

她看着李建国 “砰” 地关上门,心里又酸又涩。她不明白,

为什么亲生儿子宁愿相信 “心梗”,也不愿意查清楚母亲的死因。

就在她蹲在楼下难过的时候,手机响了,是陈曦打来的:“林姐,我在 302,

你能过来一下吗?我好像发现了点东西。”林晓赶紧站起来,跑上楼。

第 5 章 垃圾桶里的关键线索302 房间里,陈曦穿着白色的防护服,

戴着口罩和手套,正蹲在客厅的垃圾桶旁边,手里拿着个镊子,小心翼翼地夹着什么。

“陈法医,怎么了?” 林晓走过去,压低声音问。

陈曦指了指垃圾桶里的一个塑料瓶:“这是‘安神营养液’的空瓶,应该是昨天扔的,

还没被收走。我刚才在瓶口发现了一点残留液体,已经取样了,准备回去化验。另外,

” 她又指了指沙发底下,“那里有个纸团,好像是快递单。”林晓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沙发底下果然有个皱巴巴的纸团。陈曦用镊子把纸团夹出来,展开一看,

是一张被撕过的快递单,上面的收件人信息被撕没了,

件人地址还能看清 ——“江城市中心广场 A 座 1508 室 仁心健康管理公司”,

寄件人电话被涂抹了,但旁边的便利店标识很清晰,应该是在公司楼下的便利店寄的。

“仁心公司!” 林晓的眼睛亮了,“这说明王奶奶的营养液,就是这家公司寄来的!

”陈曦点点头,把快递单放进证物袋:“我再看看其他地方。”她在房间里仔细检查,

从卧室的抽屉里找到一个药盒,里面装着王奶奶平时吃的降糖药和冠心病药,

药瓶上的日期显示,最近一周的药都没动过。“林姐,王奶奶最近是不是没吃降糖药?

” 陈曦问,“药瓶里的药还是满的,而且过期了。”林晓愣住了:“不可能啊,

王奶奶很按时吃药的,她还跟我说过,要是忘了吃药,就会头晕。

”陈曦皱了皱眉:“这就奇怪了。如果她没吃降糖药,血糖会很高,再加上喝含糖的营养液,

很可能诱发并发症。但 120 诊断的是心梗,这两者之间有没有关联,

还需要化验结果和尸检报告。”林晓的心又提了起来:“可李建国不同意尸检怎么办?

”陈曦站起身,摘下手套:“我刚才给张警官打电话说了情况,他说会再跟家属沟通。

如果家属还是不同意,我们只能先化验营养液的成分,看看有没有问题。另外,

张警官让我把这个快递单带回队里,查一下寄件人的信息,还有这家公司的注册情况。

”林晓看着陈曦把证物袋收好,心里涌起一丝希望。虽然现在还没有确凿证据,

但至少找到了方向 —— 那瓶营养液,那个快递单,还有王奶奶没吃的药,这些都是线索。

陈曦收拾好东西,准备走的时候,突然想起什么,对林晓说:“林姐,

你以后跟这家公司接触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张警官说,去年那起案子里,

有个老人的子女去公司闹事,后来被人打伤了,监控还‘坏了’,最后没抓到人。

”林晓点点头:“我知道了,谢谢你,陈法医。”陈曦走后,林晓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

看着墙上王奶奶和儿女的合影,心里默默说:“王奶奶,你放心,我一定会查清楚真相的。

”她掏出手机,给张磊发了条信息:“张警官,快递单找到了,陈法医已经带走了。

李建国那边我再试试沟通,有消息我跟你说。”没过多久,张磊回复:“好,注意安全。

另外,我查了‘仁心公司’的注册信息,法人叫周明远,有过诈骗前科,去年刚出狱。

”林晓看着 “周明远” 这个名字,又看了看快递单上的公司地址,心里的疑团越来越大。

这个周明远,到底是什么人?他的公司,为什么专门盯着独居老人?而王奶奶的死,

真的和他有关吗?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留下长长的影子。林晓知道,

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难走。但她不会放弃,因为她不仅是社区网格员,

更是王奶奶口中的 “小林姑娘”—— 那个会听她说话,会帮她解决麻烦的姑娘。

她攥紧手机,转身走出 302 房间,准备再去找李建国谈谈。这一次,

她一定要让他同意尸检,为了王奶奶,也为了更多可能被欺骗的老人。

第二幕・线索追踪第 6 章 暗访:温柔陷阱里的獠牙周三上午的江城中心广场,

写字楼玻璃幕墙反射着刺眼的阳光。林晓跟着张磊站在 “仁心健康管理公司” 门口,

手心全是汗 —— 她穿了件借来的米色连衣裙,刻意梳了低马尾,

假装是社区负责 “老人活动对接” 的工作人员,

可一想到要和那个有诈骗前科的周明远面对面,腿就有点发颤。“别紧张,跟着我来,

少说话,多观察。” 张磊压低声音,把一个微型录音笔塞到她口袋里,

“要是问起老人的情况,就说想先了解公司资质,再组织居民参加活动。”林晓点点头,

跟着张磊推开门。前台装修得像高档医院,暖黄色的灯光,

墙上挂满了 “爱心企业”“健康公益示范单位” 的牌匾,

几个穿白大褂的 “健康顾问” 正围着老人说话,手里拿着彩色的宣传册,笑得格外亲切。

“两位您好,请问有预约吗?” 前台小姐迎上来,语气温柔。“我是市刑侦支队的张磊,

这位是幸福里社区的林晓,想找周明远先生了解点情况。” 张磊亮了下证件,语气平淡,

没说具体事由。前台愣了一下,赶紧拨通内线:“周总,

刑侦支队的张警官和社区的林小姐找您。”没过多久,

一个穿着灰色西装的男人从里间走出来,四十岁左右,戴金丝眼镜,笑容温和,

手里还拿着个保温杯:“张警官,林小姐,快请进。我是周明远,

咱们公司一直配合警方工作,不知道今天有什么事?”他的办公室更大,

书架上摆着各种医学类书籍,还有和一些退休干部的合影。周明远给他们倒了水,

递过宣传册:“林小姐,听说您想组织社区老人参加活动?

咱们最近在搞‘关爱独居老人健康计划’,免费体检,还送蛋白粉,很多社区都合作过了。

”林晓接过宣传册,手指捏着纸页,紧张得没敢看内容:“周总,我们社区老人比较多,

想先确认下公司的资质,比如…… 保健品的审批文号,还有健康顾问的执业证书。

”周明远笑了笑,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推到她面前:“林小姐放心,咱们是正规公司,

所有产品都有国家审批,顾问都是持证上岗的。你看,这是‘安神营养液’的质检报告,

里面含有的中药成分,专门调理老人睡眠,很多老人喝了都说好。”林晓扫了眼报告,

上面的公章模糊不清,日期还是去年的。她正想再问,张磊突然开口:“周总,

去年有位老人因为购买贵公司产品,后来自杀了,这事你还记得吗?

”周明远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张警官,那事我知道。那位老人本身有抑郁症,

跟咱们产品没关系,后来家属也接受了赔偿,这事已经了结了。咱们做老人生意,

最看重口碑,怎么可能做违法的事?”他说着,指了指墙上的照片:“您看,

上个月咱们还给幸福里社区的养老院捐了物资,林小姐,你们社区主任应该知道吧?

”林晓心里一紧 —— 确实有这事,主任还在会上夸过仁心公司。她没接话,

目光落在周明远办公桌的角落里,那里有个红色的登记本,上面记着老人的名字、电话,

还有 “黄金级”“白银级” 的标注,王奶奶的名字赫然在列,后面写着 “已签意向,

下周跟进房产”。“林小姐?” 周明远注意到她的目光,赶紧把登记本合上,

“这是咱们的客户档案,方便后续跟进服务。要是你们社区愿意合作,

我可以给老人争取更多优惠,比如买一年的营养液,送半年的体检。

”张磊站起身:“多谢周总的配合,我们了解得差不多了,后续有需要再联系。”走出公司,

林晓才松了口气,后背的衣服都湿了:“张警官,他的资质有问题,报告是假的,

还有那个登记本,王奶奶后面写着‘跟进房产’,肯定是想骗她抵押房子!”“我看到了。

” 张磊皱着眉,“这家伙很狡猾,表面功夫做足了,还跟社区打好了关系,没有实质证据,

根本动不了他。而且刚才我注意到,他办公室的监控对着门口,咱们说的话,

可能都被录下来了。”林晓心里一沉:“那怎么办?总不能看着他继续骗老人吧?”“别急。

” 张磊拿出手机,“我让陈曦查了公司的资金流向,最近有几笔大额转账,

都是转到外地的个人账户,说不定是在转移赃款。你回去后,继续走访社区老人,

看看还有谁买了他们的产品,尤其是登记本上标着‘黄金级’的,这些人可能是重点目标。

”林晓点点头,看着写字楼里进出的老人,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周明远的笑容还在眼前,

可她知道,那温柔的面具下,藏着吃人的獠牙。

第 7 章 网格走访:藏在家长里短的危机接下来的两天,林晓几乎泡在社区里,

拿着之前记的 “独居老人名单”,挨家挨户敲门。她没直接提仁心公司,

只是像平时那样拉家常,问老人最近的身体状况、有没有人上门推销产品。

大多数老人都很热情,给她端茶倒水,说着家里的琐事。直到她走到 6 栋 201 室,

敲开张爷爷的门,才发现了第一个线索。张爷爷今年 78 岁,儿女在外地做生意,

平时一个人住。林晓进去时,他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个空的 “安神营养液” 瓶子,

脸色不太好。“张爷爷,您也喝这个啊?” 林晓指了指瓶子,尽量让语气自然。

张爷爷叹了口气,把瓶子扔到垃圾桶里:“别提了,上个月‘李顾问’上门,说我血压高,

喝这个能降压,还送了我两盒鸡蛋,我就买了三个月的,花了六千多。结果喝了半个月,

头晕得更厉害,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玩意儿含糖量高,我有糖尿病,根本不能喝!

”“那您没找他们退钱吗?” 林晓问。“找了啊,” 张爷爷越说越气,

“那‘李顾问’说我没按说明喝,还说我身体不好,怪不了产品。后来我儿子回来,

想去公司闹,结果人家说我儿子‘无理取闹’,还叫了保安把我们赶出来了。

”林晓心里一紧,这不就是小张之前说的情况吗?她赶紧记下来:“张爷爷,

那个‘李顾问’有没有让您签什么协议,或者要您的身份证、银行卡?”“协议没签,

但他问过我有没有房子,说可以帮我‘以房养老’,每个月能拿五千块,还能免费治病。

” 张爷爷摇摇头,“我儿子不让我信,说都是骗人的,我就没敢答应。”从张爷爷家出来,

林晓又去了 8 栋 102 室的刘奶奶家。刘奶奶更惨,不仅买了一万多的保健品,

还被 “李顾问” 说动,准备把房子抵押给 “仁心公司合作的金融机构”,

说能拿到更高的 “养老补贴”,幸好她女儿回来发现,及时拦了下来。“小林啊,

你不知道,那‘李顾问’嘴多甜,天天给我打电话,问我吃饭了没、身体怎么样,

比我女儿还贴心。” 刘奶奶抹着眼泪,“我还以为遇到好人了,差点把房子都卖了,

要是真那样,我都没脸见我女儿了。”林晓安慰了刘奶奶半天,

又问了几个细节 ——“李顾问” 大概三十多岁,戴黑框眼镜,

每次上门都带着个黑色的计算器,会把老人的退休金到账日、存款金额记在小本子上,

还会说 “这些信息只有我们知道,不会告诉别人”。这些细节像拼图一样,

在林晓脑子里慢慢成型:“李顾问” 不是一个人,而是团伙的 “一线业务员”,

他们通过 “情感操控” 获取老人信任,再用 “健康恐吓”“利益诱惑” 让老人掏钱,

最后瞄准老人的房产,进行二次诈骗。最让她揪心的是 9 栋 301 室的赵爷爷。

赵爷爷上个月摔断了腿,卧床在家,儿子赵强不仅没怀疑 “仁心公司”,

反而觉得 “以房养老” 是个好办法,正准备带赵爷爷去签抵押协议。“小林,你别劝了,

” 赵强坐在床边,语气不耐烦,“我爸腿不好,需要钱治病,仁心公司说了,

抵押房子能拿到五十万,还不用每个月还款,等我爸百年之后再处理房子就行,

这有什么不好的?”“赵哥,那是诈骗!” 林晓急了,

“张爷爷喝了他们的营养液差点出事,刘奶奶差点抵押房子,你怎么还信?

”“那是他们自己不懂,” 赵强哼了一声,“我去公司问过,人家有正规合同,

还有律师在场,怎么会是诈骗?你就是个网格员,懂什么?别耽误我爸治病!

”林晓看着躺在床上,眼神浑浊的赵爷爷,心里又酸又急。她知道,赵强不是坏,

只是急着给父亲治病,被 “免费治病”“高额补贴” 冲昏了头。可她怎么才能让他明白,

那看似诱人的 “馅饼”,其实是致命的 “陷阱”?离开赵爷爷家时,天色已经黑了。

林晓拿出手机,给张磊发了条信息,把今天走访的情况一一说明,

最后加了一句:“赵强明天要带赵爷爷去签抵押协议,我们得想办法拦住他。”没过多久,

张磊回复:“明天我带队去仁心公司附近蹲点,你想办法拖住赵强,别让他签合同。

注意安全,要是有情况,立刻给我打电话。”林晓握着手机,站在路灯下,

看着社区里亮着灯的窗户。她知道,明天又是一场硬仗,可只要能拦住赵强,

保住赵爷爷的房子,再难她也得上。

第 8 章 红鲱鱼:会计坠楼的 “意外”周四早上八点,林晓提前到了赵爷爷家楼下。

她没上去,只是在单元门口等着,心里盘算着怎么拖住赵强。没过多久,

赵强扶着拄着拐杖的赵爷爷走了出来,

后面还跟着个穿白大褂的 “健康顾问”—— 正是张爷爷和刘奶奶提到的 “李顾问”。

“赵哥,等一下!” 林晓赶紧跑过去,“我昨天跟社区医院的王医生说了赵爷爷的情况,

他说今天可以免费给赵爷爷做体检,还能安排专家会诊,比去公司签协议重要多了!

”“免费体检?” 赵强愣了一下,有点心动。“李顾问” 立刻笑了:“林小姐,

我们公司也有专家体检,还能安排住院治疗,比社区医院专业多了。再说,

签协议也就半小时,不耽误体检。”“可王医生已经在社区医院等着了,

而且赵爷爷的腿刚恢复,来回跑太麻烦了。” 林晓故意提高声音,

“要是因为签协议耽误了治疗,万一腿留下后遗症,怎么办?”赵爷爷皱了皱眉,

拉了拉赵强的胳膊:“儿子,要不先去体检吧,协议的事,再等等也行。”赵强犹豫了,

看着父亲的腿,又看了看 “李顾问”:“那…… 今天就先不签了,等体检完再说。

”“李顾问” 脸色有点难看,但还是笑着说:“行,那我明天再联系您。赵爷爷,您放心,

我们肯定会帮您把病治好的。”看着 “李顾问” 离开,林晓才松了口气。

她陪着赵强和赵爷爷去了社区医院,王医生早就等着了,一边给赵爷爷做检查,

一边说:“赵大爷,您这腿得好好养,可不能随便折腾。还有,

那些说能‘免费治病’的公司,大多是骗人的,您可别信。”赵强听着,脸色慢慢变了,

没再反驳。林晓在医院待了一上午,直到赵爷爷做完检查,才拿出手机想给张磊报平安。

可刚点开微信,就看到张磊发来的紧急信息:“仁心公司的会计坠楼了,

现在在市中心医院抢救,你赶紧过来。”林晓心里一沉,打车直奔市中心医院。急诊室门口,

张磊正和几个警察说话,脸色严肃。看到林晓来,他拉着她走到一边:“会计叫孙涛,

早上九点从公司写字楼的 10 楼坠下来,被清洁工发现,送到医院时还有气,

但还在抢救。”“是意外吗?” 林晓问。“不像。” 张磊皱着眉,“我们查了监控,

孙涛坠楼前,有个穿黑色衣服的男人跟他在天台见面,之后那个男人就走了,

孙涛没过多久就坠楼了。天台的监控坏了,没拍到具体情况。”“会不会是周明远干的?

” 林晓急了,“孙涛是会计,肯定知道公司的资金情况,说不定周明远怕他泄露秘密,

就杀人灭口!”“有可能,但现在没有证据。” 张磊叹了口气,“我们去公司调查,

周明远说孙涛最近压力大,有抑郁症,可能是自杀。还拿出了孙涛的病历,

说他一直在吃抗抑郁药。”林晓愣住了:“病历是真的吗?”“还在查,但就算是真的,

也不能排除他杀的可能。” 张磊看着急诊室的门,“孙涛是关键人物,

他手里肯定有公司诈骗的证据,比如资金流水、客户名单。要是他醒不过来,

我们的线索就断了。”就在这时,急诊室的门开了,医生走出来,摇了摇头:“对不起,

我们尽力了,病人失血过多,抢救无效。”张磊和林晓都僵住了。林晓看着医生疲惫的脸,

心里一阵发凉 —— 孙涛死了,那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是谁?周明远到底藏了多少秘密?

“张警官,” 一个警察跑过来,手里拿着个手机,“这是在孙涛的口袋里找到的,

屏幕碎了,但还能开机,技术队正在恢复数据。另外,我们在孙涛的家里找到了一个保险柜,

需要钥匙才能打开。”张磊接过手机,递给身边的技术人员:“尽快恢复数据,

尤其是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另外,查孙涛的社会关系,看看他最近跟谁有联系,

特别是那个穿黑衣服的男人。”林晓站在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医护人员,

心里乱得像一团麻。她想起昨天走访的老人,想起王奶奶的死,想起赵爷爷差点抵押的房子,

突然觉得,周明远的团伙比她想象的更残忍、更可怕。“别担心,” 张磊拍了拍她的肩膀,

“孙涛的手机里肯定有线索,而且我们已经盯上了公司的资金链,

只要找到他们转移赃款的证据,就能把这个团伙一网打尽。你回去后,

继续留意社区里的老人,别让他们再上当。”林晓点点头,可心里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

她总觉得,孙涛的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周明远肯定还会有下一步动作,而她和张磊,

必须比他更快。第 9 章 小白高光:日历上的秘密孙涛死后的两天,案件陷入了僵局。

技术队虽然恢复了孙涛手机里的数据,但大部分重要信息都被删除了,

只找到几笔小额转账记录,指向几个外地的个人账户,没什么关键线索。保险柜也打开了,

里面只有一些普通的财务报表,没有客户名单和资金流水。

张磊带着队里的人天天蹲在仁心公司附近,可周明远像没事人一样,每天按时上下班,

还照样组织 “健康讲座”,甚至在电视上打了广告,说要 “扩大关爱老人计划”,

吸引了更多老人报名。林晓也没闲着,她在社区里贴了反诈宣传海报,

还组织了几场小型宣讲会,用张爷爷和刘奶奶的例子提醒老人。

可还是有老人偷偷去参加仁心公司的活动,回来还跟她说 “周总人好,不像骗子”。

“小林,你是不是跟仁心公司有仇啊?” 有老人私下问她,“人家免费送东西,

还帮我们治病,你怎么总说人家是骗子?”林晓听着,心里又委屈又着急。她知道,

老人不是傻,而是太孤独,太需要关心,周明远的团伙正是抓住了这一点,

才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钱。周五下午,林晓又去了王奶奶家。李建国已经把房子租出去了,

新租户还没搬进来,房间里空荡荡的。她想再找找有没有遗漏的线索,

比如王奶奶的日记、笔记之类的,说不定能找到和 “李顾问” 有关的信息。

她打开王奶奶的衣柜,里面还挂着几件旧衣服,抽屉里放着老花镜、梳子,

还有一个红色的日历本 —— 是去年的,已经翻得卷了边。林晓拿起日历本,

一页一页地翻。王奶奶的字很工整,每天都会记点小事,比如 “今天买了白菜,

五毛钱一斤”“小林姑娘来送春联,真好看”。翻到今年五月,

她突然停住了 —— 五月十日那天,日历上画着一个圈,旁边写着 “李顾问来,

带计算器,记退休金”;五月二十日,又一个圈,写着 “李顾问说,房子能换钱,

治病不用愁”;六月一日,圈里画了个叉,写着 “不想签协议,李顾问不高兴”。

六月一日,正是王奶奶去世前一周!林晓的心脏猛地跳起来,

她赶紧翻到六月五日 —— 王奶奶去世的前一天,日历上只有一个圈,没有字,

但圈的旁边,有个淡淡的墨水印,像是 “身份证” 三个字的一半。

“身份证……” 林晓突然想起之前在王奶奶手机里看到的聊天记录 ——“王阿姨,

明天记得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咱们去办‘保障协议’”。原来,

“李顾问” 在王奶奶去世前,一直劝她签协议,还让她带身份证和银行卡!

而王奶奶不愿意,“李顾问” 就不高兴了,会不会因此对王奶奶做了什么?

林晓拿着日历本,手都在抖。她赶紧拍照发给张磊,然后坐在地上,

把日历上的信息一条一条整理出来:五月十日:李顾问首次上门,

记录退休金到账日王奶奶的退休金每月十日到账。

五月二十日:李顾问提议 “以房养老”,诱惑王奶奶抵押房子。

六月一日:王奶奶拒绝签协议,李顾问态度变差。

六月五日:李顾问约王奶奶办 “保障协议”,让她带身份证和银行卡。

六月六日:王奶奶去世,手里攥着 “安神营养液”。这些日期串联起来,

正好是 “李顾问” 从 “讨好” 到 “施压” 的过程!而王奶奶的死,

很可能和她拒绝签协议有关 ——“李顾问” 会不会在营养液里加了什么,

让王奶奶 “突发心梗”?林晓立刻给张磊打电话,声音都在发颤:“张警官,

我找到王奶奶的日历本了,上面记着‘李顾问’的来访时间,还有他劝王奶奶抵押房子的事!

王奶奶不愿意签协议,‘李顾问’不高兴,她去世前一天,

‘李顾问’还让她带身份证和银行卡去办协议!”电话那头,

张磊的声音也变得严肃:“你现在在哪里?我马上过去!把日历本收好,别弄丢了,

这是重要证据!”挂了电话,林晓看着日历本上王奶奶的字迹,心里一阵难过。

老人用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下了自己被欺骗、被施压的过程,而这些,

都是她留给警方的线索。她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社区。阳光正好,

老人们坐在长椅上聊天,孩子们在广场上奔跑。她知道,王奶奶肯定也希望看到这样的画面,

希望社区里的老人都能平平安安,不受欺骗。而她,一定要拿着这份证据,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山庄凶杀案事件
  • 柳软桃花浅什么意思
  • 香软桃花
  • 重生神探追凶录短剧
  • 活在阳光下长在春风里
  • 中国最后一位道士
  • 软陶花手链编织教程
  • 嘘请按规则行事听到声音别回头小说
  • 怎么做一个道士
  • 嘘别回头她在你身后
  • 活在阳光下沐浴在春风里
  • 活在阳光下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