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诗集的缘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图书馆那静谧的角落里,林晓与周子墨悄然落座。

西周,一排排书架犹如肃立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知识的浩瀚宝库。

同学们皆沉浸于书的天地,一片宁谧之中,仿若能听见知识涓涓流淌的声响。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洋洋洒洒地落下来,那木质的桌面恰似一块被阳光印染的金色画布,光影交错斑驳,宛如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卷。

林晓轻柔地捧起周子墨帮她取下的诗集,她那纤细的手指如同对待无比珍贵的稀世奇珍一般,小心翼翼地翻动着书页。

每一页都似一个神秘莫测的入口,仿若隐匿着数不清的故事与情感,正等待着有缘之人前来探寻。

“你对现代诗歌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见解呀?”

周子墨闲适地靠在椅背上,双手自然交叠在胸前,双眸里闪烁着一抹期待的光芒。

林晓的嘴角微微翘起,绽出一抹淡淡的浅笑,她缓缓放下手中的诗集,眼神里透着思考后的灵动:“我觉得现代诗歌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它简洁而又深邃。

不像古典诗歌,被严格固定的韵律和格式所束缚。

现代诗歌就像是一位简约的智者,用最精炼的语言去传达极为复杂的情感。

有时候,仅仅一个词、一句话,就能在读者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无尽的遐想。”

周子墨听后,不住地点头,脸上满是赞同的神情:“没错啊,现代诗歌就像是冲破牢笼的飞鸟,拥有着极高的自由度。

它突破了传统的重重枷锁,让诗人们可以毫无保留地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就拿北岛的《回答》来说,其中对现实深刻的反思,对理想执着的追求,每读一次都会让人内心***澎湃,久久难以平静。”

“对呀,那首诗真的让我感触特别深呢。”

林晓的眼睛一下子明亮起来,仿若两颗闪烁的星辰,“它不仅仅是对一个时代的回应,更像是一把探索人性与自由的钥匙。

现代诗歌总是能精准地触碰到人们内心最柔软之处,如同涓涓细流,悄无声息地渗透到心底。”

就这样,两人仿若两只翩然飞入诗之花园的蝴蝶,尽情沉醉于对诗歌的热烈探讨之中。

时间就像那静静流淌的溪水,在不知不觉间悄然溜走。

他们的话题从北岛延伸到海子,又从顾城谈到舒婷,每一位诗人仿佛都是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不同奇妙世界的大门。

林晓惊喜地发现,周子墨对诗歌的理解不但深刻入微,而且还带有他自己独一无二的见解,这使得她心底对他的敬佩之感如同春天的野草般迅速滋生。

“你知道吗,其实我也写诗呢。”

周子墨突然像是一个羞涩的孩子,略显腼腆地说道。

“真的呀?

那可太棒了!”

林晓的眼睛瞬间亮得如同两盏小灯,“我能有幸拜读一下你的大作吗?”

周子墨略微迟疑了一下,而后缓缓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略显陈旧的笔记本,递给林晓的时候,眼神里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这里面是我平时写的一些东西,不过都还比较稚嫩,你可别笑话我啊。”

林晓双手接过笔记本,那动作轻柔得如同在接过一件易碎的古董。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一首题为《晨曦》的诗映入眼帘,她轻声读了出来:“当第一缕晨光穿透黑暗,我看见了希望的轮廓。

它温柔地拂过沉睡的大地,唤醒了沉寂的生命之歌。”

读完之后,林晓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惊喜与赞叹:“这写得太美妙了!

你用词特别细腻呢,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把晨曦的那种美丽和希望的感觉描绘得活灵活现,仿佛那幅画面就在眼前徐徐展开一样。”

周子墨的脸微微泛起红晕,恰似天边被夕阳染过的云霞:“谢谢,我就是特别喜欢捕捉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美好的瞬间,然后用诗歌这种形式把它们记录下来,就像把那些转瞬即逝的美丽永远定格。”

林晓继续一页一页地翻看周子墨的诗集,每读一首诗,她似乎都能感受到周子墨内心深处的情感在字里行间如涓涓细流般缓缓流淌。

有的诗里满溢着对大自然无尽的热爱,那是一种对山川湖海、花草树木深深的眷恋之情;有的诗中充斥着对友情和爱情炽热的渴望,宛如干渴的旅人对清泉的渴望一般;还有的诗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就像在大雾中摸索前行的行者。

这些诗歌就像是一扇扇透明的窗户,透过它们,林晓仿佛看到了周子墨内心深处那个丰富多彩、充满情感的世界。

“周子墨,你的诗歌真的特别能打动人心。”

林晓轻轻合上笔记本,一脸认真地说,“我觉得你有着成为优秀诗人的巨大潜力呢。”

周子墨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微笑,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谢谢你的鼓励呀,我会继续努力的。

其实呢,我也特别喜欢你写的文学作品,你的文字就像有一种魔力,充满了感染力,能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进去。”

林晓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宛如一朵娇羞的小花:“我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呢,还得向你多多学习。”

于是,两人继续在这图书馆的小天地里,尽情地交流着彼此的创作心得,分享着对文学那份深深的热爱。

他们就像是两艘在知识海洋中航行的小船,偶然相遇后,便相互扶持着,朝着那充满未知的远方前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里的人如同退潮的海水般渐渐稀少起来,到最后,只剩下他们还沉醉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

首到图书馆管理员那善意的提醒声响起,他们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己经到了闭馆的时间。

“看来我们得走了。”

周子墨看了看手表,眼神里带着一丝不舍。

林晓轻轻地点了点头,心中同样满是不舍。

她缓缓合上诗集,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回书架,那动作轻柔得像是在与一位相伴己久的老友告别。

两人一起收拾好东西,并肩走出了图书馆。

此时,夕阳的余晖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地洒在他们的身上,为他们的轮廓勾勒出一层金色的光晕。

他们沿着校园的小路漫步前行,周围的景色在夕阳的映照下,宛如被大自然这位神奇的画家重新着色一般,变得格外美丽。

林晓微微抬起头,望向天空,只见那晚霞宛如熊熊燃烧的火焰,云彩像是被火焰染过一般,变成了绚丽夺目的橙红色,仿佛是一幅出自大师之手的精美油画。

“这里的夕阳真美。”

林晓情不自禁地轻声感叹道。

周子墨转头看向她,眼中满是如水的温柔:“是啊,和你一起看夕阳,感觉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

林晓的脸微微一红,心中仿若有一股暖流缓缓淌过。

她知道,这种美好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夕阳的美景,更多的是因为身边有周子墨的陪伴。

在这一刻,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与满足,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起来,所有的烦恼都被这夕阳的余晖融化。

他们继续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偶尔有几片落叶像是调皮的小精灵,随风飘落,轻轻地落在他们的肩头。

周子墨伸出手,捡起一片落叶,递给林晓:“你看,这片叶子的形状真的很特别呢,就像是一颗心。”

林晓接过落叶,放在手中仔细地端详着,仿若在研究一件稀世珍宝:“是呢,它好像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呢。”

周子墨重重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林晓,我希望我们能一首这样走下去,一起看更多的日出日落,一起经历更多的美好时光。”

林晓的心猛地一动,她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深情地看着周子墨:“我也是,周子墨,我喜欢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

两人相视一笑,那一刻,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将他们的手牵在了一起。

他们就这样手牵着手,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的爱情添上了一层温暖而又美好的色彩。

不知不觉中,他们走到了一片樱花林前。

樱花树下,粉色的花瓣如同一只只轻盈的蝴蝶,随风飘落,像是下了一场如梦如幻的花瓣雨。

林晓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她抬起头,望着满树盛开的樱花,眼中满是惊喜与陶醉。

林晓轻轻拉着周子墨的手,走进樱花林。

脚下是一层厚厚的花瓣,像是大自然铺就的粉色地毯。

微风拂过,樱花树轻轻摇曳,更多的花瓣飘落下来,有的落在他们的头发上,像是别上了一朵精致的花饰;有的落在他们的鼻尖,带来一丝淡淡的清香。

“这里就像仙境一样。”

林晓轻声说道,声音里充满了梦幻的感觉。

周子墨看着林晓,眼中满是爱意:“你就像这樱花一样美丽。”

林晓的脸微微泛红,嗔怪道:“你就会说些甜言蜜语。”

周子墨认真地说:“这不是甜言蜜语,这是我的真心话。

在我心里,你和这樱花林一样,是最美好的存在。”

他们在樱花树下找了个地方坐下,周围的樱花花瓣还在不停地飘落。

周子墨从旁边捡起一片花瓣,放在林晓的手心里。

“你知道吗,樱花的花期很短,但是它盛开的时候却如此绚烂。

就像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但正因为短暂才更加珍贵。”

林晓轻轻点头,若有所思地说:“就像我们今天的相遇,也许是很偶然的事情,但却感觉如此美好。”

周子墨说:“我不觉得这是偶然,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呢。

从我们在图书馆谈论诗歌开始,我就觉得我们之间有一种特殊的缘分。”

林晓靠在周子墨的肩膀上,感受着他的温暖。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樱花树下,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美好。

过了一会儿,林晓说:“你以后还会继续写诗吗?”

周子墨回答:“当然会啊,而且我希望以后我写的诗里能有你的影子。”

林晓笑了:“那我可很期待呢。”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樱花林在夜色中变得有些朦胧。

周子墨站起来,拉着林晓的手说:“我们该回去了,不然太晚了。”

林晓站起来,和周子墨一起走出樱花林。

他们走在回宿舍的路上,路灯一盏盏地亮了起来,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回到宿舍后,林晓躺在床上,脑海里不断浮现着今天和周子墨在一起的画面。

她发现自己己经深深地被这个热爱诗歌、充满才情的男孩吸引了。

而周子墨回到宿舍后,也坐在书桌前,翻开自己的笔记本,开始写一首关于今天的诗。

他想把林晓的笑容、樱花的美丽、他们之间的对话都写进诗里,让这份美好的回忆永远留在文字里。

第二天,林晓和周子墨又在校园里相遇了。

他们相视一笑,仿佛有一种默契,不需要言语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

“你昨天写的诗写得怎么样了?”

林晓好奇地问。

周子墨说:“还在写呢,我想把它写得更完美一些。”

林晓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写出一首很棒的诗。”

他们一起走到校园的湖边,湖面上波光粼粼,倒映着周围的景色。

有几只鸭子在湖面上游来游去,打破了湖面的平静。

“这里的景色也很适合写诗呢。”

林晓说。

周子墨点点头:“是啊,大自然总是能给诗人很多灵感。”

他们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继续谈论着诗歌和文学。

周子墨给林晓分享了一些他新读到的诗歌,林晓也给周子墨讲述了自己最近写文章的一些想法。

他们的话题越来越广泛,从文学到艺术,从历史到哲学,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晓和周子墨的关系越来越亲密。

他们不仅是文学上的知音,更是生活中的好朋友。

他们一起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活动,一起去图书馆借书,一起在校园里漫步。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彼此的了解也越来越深。

有一次,学校举办了一场诗歌朗诵比赛。

周子墨鼓励林晓参加,他说:“你的声音很好听,而且你对诗歌的理解那么深刻,一定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林晓有些犹豫:“我从来没有参加过这样的比赛,我怕我会紧张。”

周子墨说:“没关系,我会教你的!”

于是,他们开启了紧张的备赛……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