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手机***里的模拟音效,是穿透耳膜的尖锐,混着轮胎摩擦地面的刺耳声响,还有人群慌乱的尖叫,瞬间将她从混沌中拽回现实。
她猛地坐起身,发现自己正靠在一辆老旧的黑色轿车后座,皮质座椅磨得发亮,带着淡淡的烟草味和雨水的湿气。
车窗外是截然不同的景象——霓虹闪烁的街道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复古的霓虹灯牌在湿漉漉的地面映出斑斓光影,“歌舞厅钟表行”的招牌带着民国时期的精致与暧昧,穿着旗袍的女子提着裙摆匆匆跑过,西装革履的男人撑着黑伞低声交谈。
这是……民国?
姜念星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脑海里还残留着长安雪夜的寒意,眼前的景象却己经切换成了烟雨朦胧的民国上海。
她低头,看到自己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学生装,梳着齐耳短发,手里攥着一本卷边的《呐喊》,指尖还沾着些许墨渍。
“小姐,您醒了?”
驾驶座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姜念星抬头,透过车内的后视镜,撞进了一双熟悉的眼眸。
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只是此刻他脸上多了几分凌厉,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穿着一件黑色风衣,领口微敞,露出里面的白色衬衫,袖口随意挽着,露出结实的小臂,正是邓伦。
只是此刻的他,不再是长安街头温润的邓郎君,倒像个穿梭在乱世中的神秘人物。
“你……”姜念星一时语塞,心脏又开始不受控制地狂跳。
她怎么会在这里?
又怎么会再次遇到他?
“雨大,先别下车。”
邓伦转动方向盘,车子平稳地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警笛声渐渐远去。
他熄了火,转过身看着姜念星,目光在她沾着墨渍的指尖和卷边的书本上顿了顿,“方才在书局门口,见你被乱兵追着跑,便顺手带你一程。”
姜念星这才想起零碎的记忆——她似乎刚从书局出来,就遇到了在街上巡查的乱兵,慌乱中被人拽进了这辆车。
原来救她的,还是他。
“多谢……先生。”
她学着民国剧里的语气开口,脸颊微微发烫。
眼前的邓伦,比长安的邓郎君多了几分烟火气,又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像暗夜里的一盏灯。
邓伦笑了笑,从副驾驶座拿起一条干净的毛巾递过来:“擦擦吧,头发都湿了。”
毛巾带着淡淡的皂角香,姜念星接过,轻轻擦拭着额前湿漉漉的碎发。
巷外的雨还在下,淅淅沥沥地打在车窗上,形成一道道水痕,将外面的霓虹切割成模糊的光斑。
车内很安静,只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
“先生是做什么的?”
姜念星忍不住好奇地问。
她总觉得眼前的男人不简单,黑色风衣下似乎藏着秘密,眼底的凌厉也不像是普通商人该有的。
邓伦没有首接回答,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烟,指尖夹起一支,却没有点燃,只是放在鼻尖轻嗅了一下:“做点小生意,混口饭吃。”
他顿了顿,反问,“你呢?
学生?”
“嗯,在圣约翰大学读书。”
姜念星点头,“今天是去书局买参考书,没想到遇到了乱兵。”
说起这个,她还有些后怕,下意识地攥紧了手里的书本。
邓伦看着她紧张的模样,眼底的凌厉柔和了些许:“这世道不太平,以后出门尽量别独自走偏僻的路。”
他从风衣口袋里掏出一枚小巧的铜制哨子,递到她面前,“拿着,遇到危险就吹,我会尽量赶过来。”
哨子冰凉,上面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
姜念星接过,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心里却暖暖的。
她看着邓伦的眼睛,那里面盛着乱世的沧桑,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让她想起了屏幕上他演过的那些民国谍战剧里的角色,冷静、睿智,又带着一身孤勇。
“先生为什么要帮我?”
姜念星忍不住问。
他们素不相识,他却两次出手相救,这份善意让她有些不安。
邓伦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巷外的雨幕,语气低沉:“或许是觉得,你像我认识的一个故人。”
他没有多说,只是转过头看着她,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好了,姜小姐,我送你回学校吧。”
车子重新启动,平稳地行驶在雨夜的街道上。
姜念星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掠过的街景——挂着灯笼的茶馆、播放着留声机的店铺、穿着长衫的行人,一切都真实得不像梦境。
她侧头看着驾驶座上的邓伦,他专注地看着前方,侧脸的轮廓在霓虹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晰,睫毛很长,鼻梁高挺,每一个细节都让她心跳加速。
追了他五年,她在屏幕上见过他演绎的无数角色,却从未想过,会在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时空里,与他以这样真实的方式相遇。
长安的雪夜,他是温润如玉的邓郎君,给她温暖的棉袄和热食;民国的雨夜,他是神秘沉稳的陌生人,为她遮风挡雨,给予她安全感。
车子停在圣约翰大学的校门口,雨己经停了,空气里弥漫着湿润的泥土气息。
“到了。”
邓伦熄了火。
姜念星解开安全带,却没有立刻下车。
她看着邓伦,心里有太多不舍,还有太多疑问:“先生,我们还会再见吗?”
邓伦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他点了点头:“有缘自会再见。”
他顿了顿,补充道,“记得保护好自己。”
姜念星用力点头,握紧了手里的铜哨:“先生也要保重。”
她推开车门,转身向校门口走去,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望去。
黑色的轿车还停在原地,邓伦坐在驾驶座上,隔着车窗对她挥了挥手。
霓虹的光影落在他脸上,温柔了他的轮廓。
姜念星对着他深深鞠了一躬,然后转身跑进了校园。
首到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她才放慢脚步,低头看着手里的铜哨。
梅花的纹路硌着指尖,冰凉又清晰。
她不知道下一夜会去往哪个世界,也不知道下一次相遇会是何时何地。
但她知道,在这一千零一夜的奇遇里,每一次与他的相遇,都是命运最好的馈赠。
民国的雨夜,霓虹闪烁,巷陌深处藏着乱世的风雨,而她的心里,却因为这场相遇,漾起了暖暖的涟漪。
她握紧铜哨,抬头望向夜空,星星在云层后若隐若现,像在预示着下一场未知的重逢。
这是第二夜的故事,关于乱世中的萍水相逢,关于暗夜里的温柔守护。
而属于她和他的一千零一夜,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