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准备下乡了
小诺,你说这都到饭点了,那小子还不回来,他不会真的报名下乡去了吧。”
江诺和保姆阿姨张妈正在厨房里面做着饭。
“小延这孩子你还不了解吗?
倔强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说去就是真的去,我估计这会都报完名了。
你还是想想该怎么跟妈交代吧”沈博文听了江诺的话,心里一惊,他知道儿子的性格,一旦决定了就很难改变。
正当他思考如何向母亲解释时,门铃响了起来。
沈博文急忙去开门,果然看到沈延站在门口。
“爸,我回来了。”
沈延说道。
“你真的报名下乡了?”
沈博文问道。
“是的,我己经报名了。”
沈延坚定地回答道。
沈博文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无法阻止儿子的决定。
“好吧,既然你己经决定了,那就好好准备吧。
不过,你要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记得写信回来给爸妈和爷爷奶奶,我们永远都在你身后。”
沈博文拍了拍沈延的肩膀。
沈延点了点头,走进屋里。
此时,江诺和张妈也从厨房走了出来。
“小延,你真的要下乡啊?
乡下的条件条件很艰苦的,既然你做了这个决定就要坚持到底。
可不要写信回来让你爸爸接你回来。”
江诺担心地说道。
“放心吧,妈,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沈延安慰道。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气氛有些沉重。
晚饭后沈延回到房间开始收拾起了行李,还有三天就到他下乡的时间了,这一走真正的回来可能要七年以后了。
吃完饭后,江诺和沈博文回到了房间。
“博文你说小延下乡后能吃得了这个苦嘛,这几个孩子就他娇气,”江诺一边说着一边从床上爬了起来,一把掀开了被子。
沈博文毫不在意的说"那小子也不是傻子下乡了他自己会想办法,大不了你就多给他带一些东西下乡,对,我得给他多带一些东西,"江诺拉开了床头的抽屉,抽屉里面放的都是一些钱和一些票,这些票都是家里要用到的,江诺将抽屉里的票全部都拿了出来,放在床上一张张的开始数着,眉头皱的紧紧的,“家里的粮票都给小延带上,棉花票没有多少了,明天你给换点回来。”
"小延和大院的那些那帮小子在黑市倒买倒卖,手里家底不知道多厚, ”沈博文满不在意的说着。
江诺一听,眼睛瞪大,“你说啥?
他还参与黑市交易?
这要是被发现了可是大问题!”
沈博文赶紧摆摆手,“你小声点,别让其他人听见。
那小子机灵着呢,没出啥事,而且手里有点钱,下乡日子也能好过点。”
江诺还是不放心,“不行,得找个时间好好跟他说说,让他别再干这事儿了。”
沈博文点头,“行,等明儿我也跟他提提。”
第二天,沈博文早早出门去换棉花票。
江诺则开始收拾给沈延准备的东西,除了粮票,还把家里一些能用上的生活用品都仔细打包起来。
沈延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心里有些愧疚,“妈,您别忙活了,乡下没那么差,您儿子我又是去东北,说不定还能捡到人参呢。”
江诺停下手中的动作,摸摸他的头,“你这孩子,到了外面爸妈又照顾不到你,能多带点就多带点。”
沈延眼眶微微泛红,暗暗发誓到了乡下一定好好照顾自己,不让父母担心。
这时,门铃又响了,沈延去开门,发现是大院里和他关系好的几个兄弟“阿延,听说你要下乡了,我们来送送你。”
其中一个说道,这些都是和他一起在黑市倒买倒卖的好兄弟。
大家纷纷拿出一些物资,有一些吃的东西,和一些用的东西,“到了乡下,要是遇到啥事儿,这些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大家伙真诚地说道。
沈延顿时感觉心里暖乎乎的,似乎来到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也没有那么糟糕,“谢谢大家,我到了那边一定给你们写信。”
傍晚,沈博文换好棉花票回来,把江诺拉到一边,“票换好了,尽快给小延准备一床十斤的大棉被,东北那边的冬天可是很冷的,做好了给他寄到下乡的地方去,尽量让那小子轻装上阵,东西多了也不好拿。”
江诺一听马上开始行动起来,叫上家里的保姆阿姨一起出去买棉花和布料,到了第三天晚上紧赶慢赶的总算把棉被做出来了。
一家人又为沈延的下乡之事操心了一番,只盼着他能在乡下平平安安,顺利度过这几年。
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沈家一家人早早来到了车站为沈延送行。
爷爷奶奶拉着沈延的手,千叮咛万嘱咐,眼里满是不舍。
沈延强忍着泪水,安慰着两位老人。
火车的轰鸣声响起,即将发车。
沈延拿上行李踏上火车,从车窗探出头,向家人挥手告别。
火车缓缓开动,看着家人逐渐远去的身影,沈延心中五味杂陈。
看了好一会,沈延才找到自己位置坐好,车票是街道办统一买的,都买的硬座。
现在这个年代,软卧一般只有出门公干的干部和现役军人才能买到,普通人出门一般只能买到硬座。
沈延刚坐好在座位上,一个方脸小平头的高个男人就从后座伸出手来拍了拍沈延。
叫了一声:“沈延,你也下乡吗,你到哪里去下乡。”
沈延想了好一会才想起来拍他的男人是谁。
这人叫周建国,是原身的高中同学,以前原身忙着倒买倒卖,一下课就不见人影,和班上同学接触不多。
“我去黑省的红旗公社下乡,你去哪里?”
周建国高兴的回答:“好巧呀,我也是去红旗公社的,是去同一个地方。”
沈延礼貌地笑了笑,心里却有些无奈。
这一路有个不太熟的同学同行,怕是会有些不自在。
周建国却格外热情,不停地说着自己对下乡生活的憧憬,还时不时问沈延一些问题。
这时,一个穿着碎花裙的女孩提着行李,脚步匆匆地从过道走过。
周建国眼睛一亮,立刻站起身,“同志,需要帮忙吗?”
女孩停下脚步,露出甜美的笑容,“那就麻烦你啦。”
周建国忙接过女孩的行李,将她安置在沈延旁边的座位。
女孩坐下后,主动和沈延搭话,“你好同志,我叫林晓柔,我是去红旗公社下乡的,你们呢?”
周建国热情的回应“林小柔同志,我们也是去红旗公社的,到时候我们三个就有同伴了。”
沈延轻轻点头回应,却没太把心思放在和她的交谈上。
可林晓柔像是有说不完的话,时不时娇嗔地笑着,还故意用手碰沈延的胳膊。
沈延脸色渐渐变得不太好看,浑身散发出让人害怕的冷气。
林小柔害怕的瑟缩了一下,心想一定要跟沈延同志打好关系,说不定他很快就会回到京城,要是自己做了他的媳妇,一定会带自己回到城里。
想到自己在上车前看到沈延的家人开着吉普车来送他,还有他的家人大多都穿着军装,他一定是大院子弟,去下乡肯定是走一个过场,一定很快会回城。
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获得沈延同志的芳心。
又强撑着嘴角扯起来一抹笑。
周建国一看情况不对劲,立马打了个圆场,“林小柔同志,你不要放在心上,沈延在学校一首都是这样子的,并不是针对你”沈延不想搭理林小柔,在他看来这个女人人丑多作怪,除了吃饭上厕所,一首在自己的座位上闭上眼睛假装睡觉,实际上他的心神己经沉入空间中整理己经大变样的空间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火车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沈延提着简单的行李,随着人群下了火车,望着这片陌生而又充满挑战的土地,深吸一口气,迈出了下乡生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