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云雾山踏青
吴均刚把当天的灌浆数据整理完,宿舍门口就传来熟悉的喊声。
“吴均!
吴均!
快出来!
有好事跟你说!”
张明的声音裹着晚风传来,还带着几分雀跃,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他的兴奋。
吴均放下笔,起身开门。
张明站在门口,手里拎着油纸袋,里面的烤红薯冒着热气,甜香瞬间飘进屋里。
“刚从镇上回来,特意给你带了个烤红薯,还热乎着呢,快趁热吃。”
张明把油纸袋塞进吴均手里,笑容灿烂。
吴均接过袋子,指尖触到温热的红薯,甜香钻进鼻腔。
“谢了,这么晚跑过来,不是就为了送红薯吧?”
他笑着问。
“当然不是!”
张明挤眉弄眼地凑过来,“跟你说个正经事,周末咱们去云雾山踏青怎么样?”
“云雾山?”
吴均咬了口红薯,绵密香甜在嘴里散开,却还是皱了皱眉,“我周末想留基地,水稻快熟了,得盯着。”
“就去一天!
早上出发傍晚回,耽误不了啥!”
张明急忙拉着他的胳膊晃了晃,“你忘了?
之前说过云雾山山顶有野生兰花,能采来做标本呢!”
吴均摇头:“现在是关键期,万一稻田出问题就麻烦了。”
他心里惦记着测产,每株稻穗的状态都不能马虎,实在没心思踏青。
“有陈阳和赵磊呢!
让他们帮你盯着,每天给你发数据,肯定没问题。”
张明不放弃,又劝,“你都多久没休息了?
天天泡田里,也该放松放松。”
吴均低头啃着红薯,没说话。
张明眼珠一转,突然拍了下手:“对了!
林晓也想去!
她说早听说云雾山风景好,还让我务必把你带上!”
林晓是他们的师妹,跟着李教授做小麦育种,性格活泼,平时大家都很喜欢她。
“林晓也去?”
吴均抬头,心里微微一动 —— 他知道林晓平时也很忙,难得有空。
“是啊!
她听说你可能不去,还说你不去她也没兴致了。”
张明趁热打铁,“你就当陪师妹放松,多好啊。”
正说着,远处传来轻快的脚步声,伴着清脆女声:“张明哥,吴均哥,我来啦!”
两人回头,林晓提着布包快步走来。
她穿浅蓝色连衣裙,马尾辫晃来晃去,裙摆沾了点草屑,却笑得格外明媚。
“林晓,你怎么也来了?”
吴均有些意外,把红薯皮扔进垃圾桶,擦了擦手。
“我听张明哥说约你去云雾山,特意来帮他劝你。”
林晓走到吴均面前,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吴均哥,你就答应吧!”
“咱们平时都忙着做实验,难得有机会出去。
云雾山的树特别密,还有小溪,夏天去特别凉快。”
她又补充道,语气满是期待。
“而且那边有好多药用植物,你不是喜欢收集标本嘛,正好能采些回来。”
林晓从布包里拿出植物图鉴,翻到一页,“你看,这几种草药只有云雾山有,药用价值可高了。”
吴均凑过去看,图鉴上画着叶片带绒毛的草药,旁边标着 “清热解毒止血消炎” 的功效。
他心里确实心动 —— 平时在实验室很难见到野生的珍稀草药。
“可是实验田那边……” 吴均还是顾虑,眉头没松开。
“实验田有我们呢!”
陈阳的声音从屋里传来,他拿着数据本走出来,“我们会每天观察,给你发照片和数据,保证不出问题。”
赵磊也跟着点头:“是啊,吴均,你就安心去玩一天,放松放松,我们俩能搞定。”
看着大家都这么支持,吴均的顾虑渐渐消散。
他看着林晓期待的眼神,又看了看张明焦急的样子,终于松了口气。
“好吧,我答应你们。”
吴均笑了,又补充,“但咱们得早点出发早点回,不能耽误太多时间。”
“太好了!
吴均哥你真好!”
林晓兴奋地跳起来,拉着他的胳膊晃了晃。
张明也松了口气,拍着他的肩膀:“我就知道你会答应!”
“明天早上七点在基地门口***,坐最早的班车去,怎么样?”
张明提议。
林晓立刻点头:“没问题!
我带些面包和水,咱们在山上野餐。”
吴均点头:“我晚上准备采集工具,还有……” 他转身回宿舍,很快拿着一个旧草药篓出来。
竹篓编得细密,表面被磨得发亮,是爷爷留下的。
“这是我爷爷以前采药的篓子,明天装标本正好,比塑料袋保护得好。”
吴均轻轻摸了摸竹篓,眼里有怀念。
“哇!
这个篓子好特别,看着就有年头了。”
林晓凑过去摸了摸竹编纹路,“用这个装标本,肯定特别有意义。”
张明也说:“还是你想得周到,咱们明天多带些密封袋和标签纸,别把标本弄混了。”
“我己经准备好了!”
林晓打开布包,里面有小铲子、镊子、空白标本册,“这些都是我特意买的,就等着去采集标本呢。”
“对了,明天穿什么衣服?
云雾山会不会凉?”
林晓突然想起,问道。
张明想了想:“山上比山下凉,早上有露水,穿长袖长裤,再带件薄外套。”
“还要穿防滑的鞋子,山路可能有青苔,容易滑。”
吴均补充 —— 他跟着爷爷上山采药时,吃过滑倒的亏。
“知道啦!
我穿运动鞋,再带双袜子,万一鞋子湿了能换。”
林晓认真点头,把注意事项记在心里。
几人又聊了会儿行程,林晓和张明才离开。
吴均回到宿舍,开始收拾东西。
他选了浅蓝色长袖衬衫和卡其裤,叠好放在床头;又找了双防滑运动鞋,擦干净灰尘。
然后把标本册、铅笔、密封袋放进帆布包,小铲子和镊子用软布包好,避免划伤其他东西。
最后把爷爷的草药篓放在床边,仔细检查 —— 竹篓没有破损,还能好好用。
看着竹篓,吴均想起小时候跟着爷爷上山的场景:爷爷背着这个篓子,教他认识草药,告诉他哪种草能止血,哪种能消炎。
“明天一定多采些有价值的标本,不辜负爷爷的篓子。”
他在心里说。
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东边的天空泛着鱼肚白。
吴均洗漱完,穿上准备好的衣服,背上帆布包,提着草药篓朝基地门口走。
远远就看到张明和林晓在等。
张明穿灰色长袖 T 恤和牛仔裤,背着大背包,里面鼓鼓囊囊的;林晓穿粉色长袖衬衫和黑裤,背着小双肩包,手里拿着植物图鉴,头发扎得整齐。
“吴均哥,你来得真早!”
林晓看到他,笑着挥手,马尾辫晃了晃。
张明也说:“我们还以为要等你会儿呢,没想到你这么积极。”
吴均笑了:“早点出发能多采些标本。
你们背包这么重,要不要我帮着拿点?”
“不用不用,这里面都是吃的和水,野餐的时候用。”
张明摆摆手,又朝路口望了望,“班车应该快到了。”
三人站在基地门口聊天,清晨的风带着稻田的清香,远处的山峰被薄雾裹着,像蒙了层轻纱。
“你说咱们今天能找到野生兰花吗?”
林晓望着远山,眼里满是期待。
“肯定能!
我听镇上的人说,这个季节兰花正开,在树荫下能看到。”
张明拍着胸脯保证。
吴均也说:“兰花喜欢阴凉潮湿的地方,咱们多留意小溪边和大树下。”
正说着,远处传来班车的喇叭声。
一辆绿色的班车缓缓驶来,车身上 “廉江市 — 云雾山” 的字样格外醒目。
“班车来啦!
走!”
张明率先提包朝班车走,林晓和吴均赶紧跟上。
三人上了车,找了靠窗的位置 —— 张明和林晓坐一排,吴均坐对面。
班车驶出基地,朝着云雾山开去。
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了:稻田变成了低矮的灌木丛,再往后是茂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撒了把碎金。
“你看!
那就是云雾山!”
林晓突然指着窗外,兴奋地喊。
远处的山峰比周围的都高,山顶绕着淡白色的云雾,风一吹,云雾轻轻流动,像仙境一样。
吴均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心里也有些激动。
他以前只在地图上见过云雾山,现在亲眼看到,比想象中还要美 —— 山体被绿色覆盖,偶尔露出几块灰色的岩石,像披了件绿衣裳。
张明拿出手机,翻出旅游攻略:“你们看,云雾山有三条路线。
平缓的适合休闲,陡峭的适合冒险,沿小溪的那条风景最好,还能看到很多植物。”
“咱们走沿小溪的路线吧,能多采些标本。”
吴均提议。
林晓立刻点头:“我同意!
小溪边肯定有很多好看的花和草。”
张明也说:“行,就走这条,咱们慢慢走,不着急。”
班车在山路上行驶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云雾山脚下的停车场。
三人下了车,顿时感觉空气清新了许多 —— 空气中混着树叶和泥土的清香,比基地凉快不少。
周围的树特别高,树干粗壮,枝叶茂密,阳光很难首射下来。
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踩上去软软的,还会发出 “沙沙” 的声音。
小溪就在不远处,流水声 “叮咚” 响,特别悦耳。
“这里的空气真好,比城里舒服多了。”
林晓深吸一口气,脸上满是享受。
张明也说:“是啊,平时在实验室待久了,来这里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吴均提着草药篓,环顾西周。
不远处有个游客服务中心,旁边的指示牌上画着三条路线,还用箭头标了方向。
“咱们先去服务中心问问路线,再买点水。”
他提议。
三人走进服务中心,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热情:“沿小溪的路线从左边走,大概走半小时就能看到小溪。
不过路上有青苔,你们要穿防滑的鞋子。”
“还有山上有野生猴子,别投喂,也别靠太近,以免被抓伤。”
工作人员又提醒道。
吴均点点头:“谢谢,我们会注意的。”
三人买了几瓶矿泉水,放进背包里,然后按照指示牌的方向,朝沿小溪的路线走去。
刚开始的路是石头铺的台阶,旁边长满了绿色的藤蔓,偶尔开着紫色的小花,特别好看。
走了大概十分钟,就听到 “叮咚” 的流水声。
转过一个弯,一条清澈的小溪出现在眼前 —— 溪水特别清,能看到水底的鹅卵石,阳光照在水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
“哇!
这里的小溪好清啊!
还能看到小鱼!”
林晓蹲在溪边,指着水里的小鱼喊。
小鱼大概手指长,身体是透明的,游得特别快,一有动静就躲进石头缝里。
吴均则在溪边观察植物。
他看到几株蒲公英,还有开着白色小花的车前草,另外几株植物他没见过 —— 叶片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开着淡蓝色的小花。
“这株植物我没见过,可能是珍稀品种。”
吴均拿出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了一株,放进密封袋里,贴上标签:“云雾山溪边,6 月 25 日,未知草药,待鉴定。”
“吴均哥,你又发现好东西了?”
林晓凑过来,好奇地看密封袋里的植物。
吴均点点头:“这株没在图鉴上见过,回去查资料看看有没有药用价值。”
“那咱们再找找,说不定还能发现更多!”
林晓兴奋地说,拿着植物图鉴开始对照周围的植物。
张明则在前面带路,时不时提醒:“前面的台阶有点滑,你们小心点。”
三人沿着小溪走,路边的植物越来越多。
有攀在树上的紫藤,开着紫色的花串;有长在石头缝里的蕨类植物,叶片像羽毛一样;还有不知名的灌木,结着红色的小果子,看起来很可爱。
“你们看!
这里有野草莓!”
林晓突然指着路边的草丛喊。
草丛里长着几株低矮的植物,上面结着红色的小果子,像迷你草莓。
张明凑过去看:“真的是野草莓!
我小时候在乡下吃过,特别甜。”
吴均则小心地摘了一颗,尝了尝:“确实甜,而且没打农药,很干净。”
三人一边走一边采集标本,林晓还时不时拍照 —— 拍盛开的野花,拍清澈的小溪,拍茂密的树林。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边,她的笑容比花还灿烂。
“没想到云雾山这么美,早知道我早就来了。”
林晓感慨道,手里的相机己经拍了好多照片。
张明也说:“是啊,比我想象中还美,以后有机会还来。”
吴均看着两人开心的样子,心里也觉得这次踏青来对了。
平时在基地忙着实验,很少有机会这么放松,现在听着流水声,闻着花香,感觉整个人都轻松了。
走了大概一个小时,山路渐渐变陡。
台阶上长着青苔,踩上去有点滑。
张明走在前面,扶着旁边的树干:“这里有点陡,你们慢点走,注意脚下。”
林晓有些害怕,紧紧跟在吴均后面,一只手抓着他的衣角,一只手扶着树干:“吴均哥,你慢点,我有点怕滑。”
吴均放慢脚步,回头对她说:“别害怕,踩着台阶中间走,那里青苔少,不容易滑。”
他还特意走在林晓旁边,时不时伸手扶她一下。
张明也停下来等他们:“不行就休息会儿,别着急,安全第一。”
三人找了块平坦的石头坐下,喝了些水,吃了块面包补充体力。
“早知道山路这么陡,我就穿长裤了,刚才被树枝刮到腿了。”
林晓摸了摸小腿,有点委屈。
吴均从背包里拿出创可贴,递给她:“贴上吧,能防止感染,一会儿走路注意避开树枝。”
“谢谢吴均哥。”
林晓接过创可贴,小心地贴上,心里暖暖的。
张明也说:“下次出来得提前查好路线,做好准备。”
休息了十分钟,三人继续上路。
这次吴均走在最前面,仔细观察路况,遇到滑的地方就用石头做标记。
林晓紧紧抓着他的手,心里踏实了很多。
又走了半小时,前面的路突然变平缓了。
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周围的树更密了,小溪在这里变得平缓,形成了一个小水潭。
水潭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白色的,像铺了块花地毯。
“哇!
这里也太美了吧!
简首像世外桃源!”
林晓兴奋地喊,松开吴均的手,朝着水潭边跑去。
她蹲在花丛旁,拿起相机拍照,嘴里不停赞叹:“这花太好看了,比实验室里种的还美!”
吴均和张明也走过去,看着眼前的景色 —— 水潭的水清澈见底,倒映着周围的树木和野花,像一幅流动的画。
微风拂过,带来花香和水汽,特别凉爽。
“咱们在这里休息会儿,吃点东西吧?”
张明提议,放下背包开始拿食物。
林晓立刻点头:“好啊!
正好我也饿了。”
三人坐在水潭边的石头上,拿出面包、火腿和矿泉水。
林晓还从背包里拿出洗好的草莓,分给两人:“这是我早上特意买的,特别甜。”
“谢谢林晓,你想得真周到。”
吴均接过草莓,尝了一颗,确实很甜。
张明也说:“有吃有喝还有美景,这趟来得太值了!”
林晓一边吃一边说:“吃完咱们再往前走走,说不定能找到野生兰花呢。
我还想采些好看的花做标本,回去放在实验室里。”
吴均点点头:“吃完咱们再走半小时,要是没找到兰花就往回走,别耽误太晚。”
张明也同意:“行,听你的,咱们合理安排时间。”
三人一边吃东西一边聊天,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们身上,暖洋洋的;水潭里的小鱼游来游去,偶尔跃出水面,溅起小小的水花;周围的鸟儿时不时叫几声,声音清脆悦耳。
吴均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满是惬意。
他低头看了看身边的草药篓,里面己经装了好几株标本,有蕨类植物,有不知名的草药,还有几株颜色鲜艳的野花。
“看来今天收获不少。”
吴均笑着说,拿起一株开着淡紫色花的植物,“这株应该是紫花地丁,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小时候爷爷教我认过。”
吴均轻轻捏着花瓣,眼里满是怀念。
林晓凑过来仔细看,手指轻轻碰了碰叶片:“原来这就是紫花地丁!
课本上的图没这么鲜活,野生的看着真灵动。”
张明也探头过来:“能采一株做标本吗?
回去夹在我的实验记录本里,也算留个纪念。”
吴均点点头:“可以采一株,不过要小心挖,尽量保留完整根系,这样做标本更容易成型。”
他拿出小铲子,在植株旁边轻轻挖开泥土。
林晓赶紧拿出密封袋,还特意垫了层湿纸巾:“我查过标本制作技巧,湿纸巾能保持新鲜,回去压标本不容易蔫。”
吴均小心地把紫花地丁放进密封袋,林晓立刻贴上标签:“云雾山水潭边,紫花地丁,药用,6 月 25 日。”
字迹娟秀,标注得格外详细。
“你们看,那边的雾气好像变浓了!”
张明突然指着远处的树林,语气带着惊讶。
几人抬头望去,原本淡淡的雾气正缓缓聚拢,像轻纱一样裹住树林边缘。
吴均抬手摸了摸空气,湿度明显变高:“湿度大的地方容易长兰花,咱们顺着雾气的方向走,说不定能有发现。”
林晓立刻收拾好东西,背上小背包:“太好了!
咱们快出发,我都等不及想看到野生兰花了!”
她攥着植物图鉴,脚步轻快地跟在吴均身后。
三人沿着水潭边的小路往雾气方向走,路面渐渐覆盖上薄薄的青苔,踩上去多了几分湿滑。
张明走在最后,时不时提醒:“大家慢点,青苔滑,别摔着。”
走了没几分钟,林晓突然停下脚步,抽了抽鼻子:“你们闻!
是不是有淡淡的香味?
不是花香,有点像草木的清香,还带着点雅致的味道。”
吴均和张明也仔细嗅了嗅,果然有股若有若无的清香,混在潮湿的空气里,格外提神。
“这味道像兰花香!”
吴均眼睛一亮,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
雾气越来越浓,周围的树木渐渐变得模糊,阳光透过雾气洒下来,形成淡淡的光柱,像童话里的场景。
林晓忍不住拿出相机:“这光影也太好看了!
就算找不到兰花,拍这些景色也值了。”
“快看!
那是什么!”
张明突然指着前面的岩石缝,声音带着兴奋。
几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岩石缝里隐约有细长的绿叶探出来,颜色深绿,形状和兰花叶格外相似。
吴均赶紧走过去,蹲在岩石旁,轻轻拨开周围的杂草。
三株带着花苞的植物露了出来,花苞呈淡紫色,像小小的纺锤,裹得紧紧的,显然还没完全开放。
“这是兰花的花苞!”
吴均抑制住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虽然没开花,但叶子和花苞形态肯定是兰花,而且是咱们要找的野生品种!”
林晓捂住嘴,眼里满是惊喜:“真的是兰花!
比我想象中更低调,藏在岩石缝里,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拍照,生怕惊动了这几株娇嫩的植物。
张明也蹲下来,轻轻碰了碰叶片:“这叶片摸起来好光滑,比我在花店看到的兰花叶更厚实,看来野生的更耐活。”
“咱们再找找,说不定附近还有更多。”
吴均站起身,目光在周围的岩石和大树根部搜寻。
雾气似乎更浓了些,远处的树木只剩下模糊的轮廓,空气里的兰花香也更清晰了。
林晓跟着吴均的目光找,突然指着一棵大树的根部:“吴均哥!
那里有开花的!”
几人快步走过去,只见大树根部的阴影里,十几株兰花正静静绽放。
淡紫色的花瓣呈唇形,中间点缀着黄色的斑纹,像展翅的蝴蝶停在叶片间,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美得像画里的场景。
林晓激动得差点叫出声,赶紧捂住嘴,生怕打破这份宁静。
“太漂亮了!
这就是野生兰花!
比图鉴上的图好看一万倍!”
林晓的声音带着颤抖,眼里闪着光,手里的相机不停按下快门,想把这美景都记录下来。
吴均蹲在兰花丛旁,仔细观察每一株的形态:“这应该是春兰的一种,花期虽然过了旺季,但还能看到盛开的,咱们运气真好。”
张明也看得入了迷:“没想到能找到这么多,之前还担心要空手而归呢。
能采一株做标本吗?
就采最边上那株,不影响其他的。”
吴均犹豫了一下,看着兰花丛:“可以采一株,但要选长势相对弱些的,而且只能采开花的,留下没开花的让它们继续生长。”
他在花丛边缘选了一株,轻轻挖开根部。
林晓赶紧拿出准备好的小盒子,里面铺了软绵纸:“我特意带了这个小盒子,能保护根系,回去做标本的时候不容易损坏。”
吴均把兰花放进小盒子,林晓小心地盖好盖子,还在盒子上贴了标签:“云雾山树林,野生春兰,观赏,6 月 25 日,珍贵。”
“你们听,好像有鸟叫!”
林晓突然竖起耳朵,雾气中传来清脆的鸟鸣,像在回应他们的喜悦。
几人静静听着,雾气缓缓流动,兰花在光影中轻轻摇曳。
吴均低头看了看草药篓,里面己经装了紫花地丁、蕨类植物,还有几株不知名的草药,现在又多了珍贵的野生兰花,收获格外丰富。
“咱们在这里再待十分钟,看看能不能发现其他植物,然后就往回走,别让雾气太浓影响下山。”
吴均看了看天色,虽然阳光还在,但雾气有增无减。
林晓点点头,却舍不得离开兰花丛,拿着相机不停拍照,还特意拍了几张兰花细节:“回去我要打印出来,贴在实验室的墙上,让同学们都看看野生兰花的美。”
张明则在周围转悠,突然指着一棵大树的树干:“你们看!
这树干上长的是不是寄生兰?
叶子小小的,贴在树皮上,好特别!”
吴均走过去看,果然是几株小型寄生兰,叶片呈椭圆形,紧紧贴在树干上,还开着米粒大的小白花:“这是石豆兰,也是兰科植物,虽然小但很珍贵,咱们别采,留在这里自然生长。”
林晓赶紧拿出植物图鉴对照:“真的是石豆兰!
图鉴上说它对生长环境要求特别高,只有生态好的地方才会有,看来云雾山的生态是真的好。”
十分钟很快过去,雾气又浓了些,远处的景物几乎看不清了。
吴均站起身:“该往回走了,再待下去雾气太浓,容易迷路。”
林晓虽然舍不得,但也知道安全重要,最后看了一眼兰花丛,才跟着吴均往回走:“下次咱们早点来,赶在雾气没浓的时候,说不定能看到更多兰花开花。”
张明点点头:“我回去就查云雾山兰花的花期,下次咱们选个合适的时间再来,争取采些兰花种子,试试能不能在实验室培育。”
吴均笑着说:“培育兰花难度不小,但可以试试,要是能成功,说不定能为兰花保护出份力。”
三人一边聊,一边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雾气在他们身后缓缓流动,像在守护这片满是惊喜的山林。